新聞資訊
杭州仁本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
電話:
0571-86715911
0571-85118191
郵箱:
[email protected]
地址:
杭州市錢塘區2號大街515號智慧谷15F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>>新聞資訊>>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
當下正值“金三銀四”春招季,大學生就業問題正進入關鍵階段。近來,多地發起專門針對女大學生就業的扶持計劃及行動,讓人們聚焦女大學生群體,從性別視角重新審視青年就業議題。
眼下,女大學生就業專屬地圖已火熱上線。據媒體報道,在天津,天津婦聯等組織發起“奮斗有我 國聘行動”促進女大學生就業專場活動,集中為女大學生群體提供優質的就業崗位和職業指導;在甘肅,當地婦聯聯合省人社廳等舉辦面向省內女大學生的就業專場招聘,涵蓋25個行業的190多家用人單位虛位以待;在武漢,“女大學生興業安家計劃”新鮮出爐,職業規劃輔導、創業指導服務等將面向女大學生群體提供,以幫助她們及早順利完成就業創業。
就業是民生之本,一邊連著萬家燈火,一邊關涉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。這兩年,不斷刷新紀錄的應屆畢業生數量,疊加考研考公熱造成的大規模就業時間差,尤其是崗位供給的疲軟,讓本就存在的就業市場矛盾更加凸顯。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要不斷優化完善相關穩就業政策,加大對吸納高校畢業生數量多的企業的政策、資金支持,深入實施“三支一扶”等計劃,推動應屆畢業生多渠道就業。多地也先后出臺穩就業促就業政策,發力化解畢業生就業難。由政策的頻度和力度,不難感知到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程度。
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,其中女大學生就業難度更加突出。此前,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2020年,我國高等教育在校生中,女研究生、女普通本專科、成人本專科的占比均穩定超過50%。另有統計顯示,2022年高校畢業生中,女大學生的比重也超過50%。這些都意味著,應屆大學生求職大軍中,女性人數“略勝一籌”。然而,持續在教育中保持性別優勢的女性,在求職時卻不得不面對顯性和隱形的性別歧視。一松一緊之下,是略帶冷感的女大學生求職現實。
面對可能的性別歧視和就業壓力,為了盡可能避免失業,“退而求其次”成為不少女大學生求職時的策略。而這種教育失配,更準確地說是“高能低就”,不僅影響女大學生當下的經濟收入、身份認同等,而且這道工作履歷上的“疤痕”還可能持續影響到其未來的職業流動。而對整個社會來說,當已積累的工作技能未能完全轉化到勞動力市場中,是明顯的人力資本浪費。
因此,雖然共享“大學畢業生”這個標簽,但顯然不同性別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就業困境和難題,尤其是女性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多地多主體聚焦女大學生群體、有傾斜性地開設各種專場招聘和專門就業服務,當然是一種紓困或賦能,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平等的就業平臺,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,它讓女大學生的就業困境被更多看見。只有她們面對的就業現實不再隱形或半隱形,也才談得上改善和提升。
要承認,隨著整個社會性別平等觀念水位的不斷抬升,以及公平就業政策及法治環境的改善,由性別帶來的就業歧視乃至分層已有顯著改善。但在實打實的用人成本經濟賬面前,如女大學生未來可能因生育而帶來的損失或不便,不少用人單位明知不宜為、不可為而為之——將女性部分移除出理想員工名單。誰說生育懲罰只發生在“媽媽”們身上,還未生育的育齡女性也遭受著超前生育懲罰。
僅靠對大搞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開“罰單”,雖必要,但恐無法徹底解決包括女大學生在內的所有女性勞動者的就業難題。如何適應勞動力市場日益顯著且不可逆轉的“半邊天”趨勢,適時創新用工機制,探索生育成本社會共擔,已箭在弦上。可喜的是,就在這兩天,廣東省人社廳發布《關于推行“媽媽崗”就業模式促進婦女就業的實施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,探索女性彈性工作新機制。這個齒輪的轉動,將帶來怎樣的傳動,我們拭目以待。